李焱婕
近日,江苏省发布高考提前批投档线,身为二本院校的上海海关学院录取分飙至657分,超越了多所985高校。上海海关学院招生处的工作人员称,该校公务员录取比例很高,学生大概率能顺利考公上岸。那么,高分却不选择名校,究竟是明智还是浪费?
这场“铁饭碗”与名校之间的较量,其实反映了考生与家长“求稳”的务实选择,体现了个体对自身需求的考量。对于追求稳定生活、偏好规则化工作环境的考生而言,海关系统有着明确的晋升体系、完善的保障机制,与其个人特质高度契合。能为这类群体提供可预期的生活框架,这种“量体裁衣”的选择也并无不妥。同时,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口管理的重要部门,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支撑运转,高分考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。
即便如此,也应当警惕“求稳心态”过度滋长。顶尖人才若都如潮水般涌向“体制内”,那些亟待突破的前沿领域就可能面临“源头活水”的枯竭。长此以往,青年探索未知的锐气恐将被消磨,应对变革、突破瓶颈的内生动力也将随之弱化。当然,要想让青年更有“敢闯敢试”的底气,还需要一个更加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来支撑。当社会不再用“上岸”定义成功,当“闯荡”本身成为被认可的生存姿态,“星辰大海”自会吸引勇者前行。
高考志愿的选择本就是个人与时代碰撞的缩影。有人偏爱体制内的安稳,有人向往创新路上的“星辰”,没有绝对的对与错。愿每个选择都能被尊重,也愿更多人敢于在多元赛道上探索,让安稳与突破共生共荣。
可靠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